乳腺增生

非肿瘤的增生性乳腺疾病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乳癖)

乳腺增生是西医病名: 是一种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增生性乳腺疾病. 本病是中青年妇女的常见病, 多发病, 其发病率具全部乳腺疾病的首位, 约占60%-70%。

bh

本病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和乳房结块, 并多随月经周期或情绪改变的变化. 因其病理形态复杂多样, 致使该病名称繁多而不统一, 如乳腺小叶增生症, 乳腺囊性增生症, 乳腺纤维囊性病, 乳腺结构不良症。

本病中医病名为“乳癖”、“乳中结核”等. 乳癖一名最早见于华佗<<中藏经>>, 隋<<诸病源候论>>中称之为乳中结核,多因肝郁痰凝,冲任失调引起。

西医认为主要与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雌二醇, 催乳素水平过高, 或雌二醇与孕酮的比率增高,导致乳腺组织过度增殖和复旧不全而发病是比较常见的观点。近年来也提出本病的发生可能是乳腺组织局部对激素的敏感性增高所致。

临床表现

主要是疼痛, 肿块, 溢液

  1. 症状: 多数患者有乳房或乳头疼痛, 少数患者无明显症状. 疼痛性质多为胀疼, 也有刺痛, 隐痛或钝痛. 疼痛程度轻重不一, 严重者乳房不可触碰, 行走或活动时亦感疼痛. 疼痛部位较弥散, 常牵连到腋部和肩背部, 甚至影响上肢活动. 疼痛常在月经前明显, 月经来潮后减轻, 也有疼痛发生在排卵期前后, 或持续疼痛没有周期性改变。 部分患者的乳房疼痛与情绪,劳累等有关。
  2. 体征: (1) 肿块, 双侧乳房多见, 也可发生在单侧乳房, 肿块分布范围较广. 尤以外上象限为多。 肿块常见多枚, 少数患者只有一二枚。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离不清, 不与皮肤粘连, 推之活动。 (2) 溢液: 少部分患者乳头有溢液, 呈浆液性多白或黄, 常为多孔或双侧性溢液。 (3) 其它: 少部分患者伴有月经不规则, 经量偏少, 或淋漓不尽, 经色淡或紫褐或伴痛经。

诊断: 乳腺X线钼靶摄片, B超 , CT均可助诊断. 病理检查即肿块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可确定是良性不是恶性。

诊断要点
  1. 育龄妇女发病,尤多见于30-45岁妇女。
  2. 乳房或乳头疼痛。
  3. 乳房内多发性、大小不等、形状多样、质地软或韧或中等硬度的活动性的肿块。
  4. 乳房疼痛和肿块常在月经前加重。还与情绪和劳累有关。
  5. 乳腺X线钼靶摄片、B超、红外线检查、病理检查有助诊断。
鉴别诊断

应与1、乳腺纤维瘤:好发于20-30岁的青年女性。2乳腺癌:无意发现乳房肿块,多无疼痛。肿块无中期性变化,病理切片可助诊断。

辨证治疗
  1. 肝郁痰凝证:多见于未婚妇女或病程较短者,乳房胀痛和肿块随喜怒消长,伴胸闷胁胀,善郁易怒,失眠多梦,心烦口苦,舌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滑。方用逍遥蒌贝散加味。
  2. 冲任失调证:多见于中年妇女。乳房疼痛和肿块在月经前加重,经后缓解。伴有腰酸乏力,神疲倦怠,耳鸣目糊,月经先后失调,量少色淡,或闭经,舌质淡胖,苔白,脉弦细或沉细。方用二仙汤合四物汤加味。

路医生经验:路医生认为当女生感觉乳房疼痛时,应及时就医,服中药治疗乳腺增生效果很好,早治疗早好,防止乳腺增生进一步发展。但在中药治疗时,切忌,不要忘了西医检查。